一、
前几天@Manjusaka 给我发来一个截图,如下:
自己创作/分享的内容能够帮到别人确实值得开心,尤其是别人给你直接的反馈。
这种快乐我称之为滞后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持续很久,知道你的内容被从互联网抹除,或者你被从星球上抹除。
从我的写博客、分享内容的经验来说,分享本身就是让人兴奋的一件事。脑袋中空想的东西,如果不寄托到电子呈现出来的文字上,你很难把它具象化。偶尔会看过去几年十几年写的内容时会好奇自己那时的脑袋中是在想什么,处于什么样的境地,能把想法化为这样的文字。
片段的分享比较轻松,能比较快的击中你的兴奋点,反馈途径足够短。当然快乐也有限。这类经历多了,也就免疫了。所以会发现那些文字写的足够多的人,开始系统的输出。
二、
系统的输出刚开始并不是特别有趣,因为反馈路径足够漫、足够长。
比如我写的《Django企业开发实战》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中间的过程并不是那么舒服,想象下要把一团团棉花不断的压缩成一片一片的样子,然后整理起来。
在此之前我也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录制了 《Django实战开发》的视频,时长达 2499 分钟。中间的过程也不是由快乐裹挟,而是要始终拧着一股劲才行,保持、保证足够的专注。说实话,并不容易。
不过好处就是你有了更具象的东西,视频相对于文字,更加丰富,也更由录制时的内味儿。纸质书相对于电子文字更加具象,可触摸,可感受。
三、
从开始写博客几年后通过网络结识了不少人,也收到过很多反馈。至今通过 the5fire 这个 ID 在网上还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碎片信息。相对于碎片的内容,足够系统的内容显然更能产生成就感和快乐。
比如近两年的快乐就来源于《Django企业开发实战》的读者,以及对应的视频。有些是来自网友的反馈,有些是来自生活中的朋友,同事。正向的反馈会让你觉得这个事做的还不错。具体的反馈内容这里就别贴上来了。当然也有来着网络某一角陌生人的 Diss,这个确实是让人不太舒服的一点,好在属于少数,把内容保留好,激励自己也不错。毕竟这样才能看到上升空间。
四、
前段时间有同事说也要写本书,聊了一下。现在愿意写书的人,都不是冲着钱来的,这点确实遗憾,始终无法形成足够正向的飞轮。大家的目的都是整理、分享、做点实质的输出、有所贡献。
当然,技术书也不是说都不畅销(zhengqian),比如今天要送出的由图灵赞助的《Python 3反爬虫原理与绕过实战》,据说很畅销。爬虫类的内容果然适应性足够广。
本篇文章的正题是分享下我对分享反馈的想法,当反馈的碎片快乐积累的足够多,不如压缩一下,系统整理。有兴趣写书的同学可以给我留言,我推荐编辑给你。
另外捎带着发一些福利,从去年离开知乎后一直在学习新行业的业务知识,疏于书写。发现公众号读者还在不断增加。感谢各种读者的保留(当然也可能忘了还关注着这么个公众号)。
五、赠书 三本
参与方式:
关注公众号:Python程序员杂谈,
在本篇文章(公众号对应的文章)下留言即可,我会随机抽出三位读者,截止日期:2020-03-21 08:00,中奖读者会收到我的回复,需要在2020-03-23 08:00 前发送邮寄地址给我。
- from the5fire.com微信公众号:Python程序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