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偷懒,我在填坑-backbonejs1.1.0
最近博客没怎么更新,但这不表示博主现在变懒了。正好相反,如果你有关注我的github的话 http://github.com/the5fire ,你会看到我每天都在更新,更新 https://github.com/the5fire/backbonejs-learning-note
读《沸腾十五年》
前几天刚看完的一本书,看完觉得热血沸腾。名字不愧为《沸腾十五年》,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即便是今天读到也是如此。 这本书讲的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从95年一直到09年。这段时间内国内产生出了大部分的知名的IT公司,也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富豪们。今天大家所熟知的BAT,还有各大门户网站,以及各大网游公司,都在这段时间开始生根、发芽、长到今天这样的参天大树。对互联网有兴趣的同学,强烈推荐去读一下。
程序员的等级以及成长实践
这里的等级其实是说书中介绍的德雷福斯模型的五个阶段。相比于之前经常说的程序员的三个境界: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这个模型更为具体且易于实践一些,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拿来参考。
Git背后的那些东西(一)
这种做了个Git的分享,主要给同事们分享了git原理上的一些东西,包括git背后的三种对象:commit对象,tree对象以及blob对象。主要讲了git init,git add, git commit命令背后的一些事,内容其实还有很多,一次讲不完,于是就分开来讲。
Goroutine VS Coroutine
Goroutine这个东西其实挺好理解的,有了对tornado的理解,这个东西其实类似,只不过tornado是基于框架的ioloop,而Goroutine是基于语言的"ioloop"——这里加引号表示其实我现在不太明白具体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在运行时提供了类似的东西,不论是用epoll实现还是select或者其他什么实现。个人理解它是在运行时提供了类似于OS的进程调度机制,然后它的每一个Goroutine都相当于一个线程,这样才有了Goroutine抢占式的特性。(如果我理解错了,欢迎指
mac终端中显示tree的命令
寻觅了良久终于找到了mac下如何在终端显示tree的命令了,作为从linux下转过来的人,还没适应mac的finder,还是喜欢在命令行下查看文件。 命令: find . -print | sed -e 's;[^/]*/;|____;g;s;____|; |;g'
django自定义后台图片上传
今天终于是抽时间完成了后台上传图片的功能,确切的说是上传文件的功能。终于可以在blog方便的插入自己的图片了,之前不做这个功能是觉得服务器在国外,弄个图片上去图片的加载速度应该会很慢,会让人产生这个网站很慢的错觉。
关于初学Go语言的一些事
最近在尝试用go语言(golang)开发项目,觉得go还挺不错,相较于Python来说,静态语言的优点就是写完代码就能检查出大多数的错误,有效的避免运行时出现的琐碎的bug。另外对于vimer来说,静态语言是的代码跳转变得容易,这意味着我可以随时的跳到包源码里了。好像暴露了用vim写python时的一些缺陷,好吧,这其实不是缺陷,用Ctags可以解决的,只是懒的配。